当前位置: 读读档小说> 其他类型> 长姐当家,我在大明做外贸> 第483章 税改风云二(3/4)

第483章 税改风云二(3/4)

,他也不一定能完成这一项伟大的改革。

    不行,他要培养一个接班人,不能像张相公一样后继无人,导致人亡政息,最后落得个凄惨下场。

    有张居正和严嵩的前车之鉴,为子孙计,他也要选好退路再说。

    满朝廷划拉,最后,他把目光投向刚刚出使琉球归来的袁秉哲。

    探花郎,翰林院修撰,处理灾民时留下的城市治理经验,至今适用,出使琉球回来后,原本许诺的五品兵部郎中,也没人提了,让人家回翰林院待命。

    有功不赏,正好,调到他身边做助理!俗称小阁老!

    最重要的是,他那个聪慧的阿姐,对西方的税务制度研究得那么深入,应该会给他一些建议吧?

    他算是看出来了,袁家两兄弟,能从几百名进士中脱颖而出,与他们身后站着的这位阿姐,大有关系。

    他一个大伯兄,总不能与弟媳去讨论朝堂的问题吧?王衍爵这个族弟又不愿意在朝堂为官,要听到弟媳妇的意见,没有比通过她的两位兄弟更便捷的办法了。

    只是,这税改,也相当于变法了,自古变法的臣子,都没有好下场,商鞅遭车裂,王安石被列入奸臣传,最近的例子,张居正身败名裂,家人无有好下场。

    袁秉哲,敢蹚这趟浑水么?

    还得听听他的意见先。

    再说万历帝,有了釜底抽薪的经验,挑了几个跳得最凶的御史,让陈矩查查他们的底细。

    一查,果然就有收钱的,还有受朝中某大佬指使的。

    再一查那位大佬,好家伙,这人的家族在老家山西,开着好几处煤矿,他指使人喊得最凶,说陛下与民争利,他是“民”吗?

    还有几位高官,家里虽然没有开矿,却有亲友在家乡开着矿,说他们没收到孝敬,谁信?

    以这些人无利不起早的尿性,没收到银子,肯这么卖务地为矿方发声?

    万历帝怒了,老师们教给他的驭下之道,远没有王衍爵教给他的一招“釜底抽薪”好使。

    看着东厂送上来的证据,万历帝狠狠地用朱笔批示:“抓!揪出幕后黑手!”

    一批御史被下狱,几名官员被请到锦衣卫喝茶。

    这一下捅了马蜂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