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读读档小说> 其他类型> 长姐当家,我在大明做外贸> 第164章 只好办厂了(3/4)

第164章 只好办厂了(3/4)


    舜华后世去过养猪场,太臭了。

    她可不愿意让茉莉飘香的袁家村,再飘散出另外一股味道。

    袁大雷是个急性子,舜华和袁族长难得来一次,他当即就要带两人,去选建猪场的位置。

    袁四爷说:“豆子还在地里,厂子还没建起来呢,你就想着养猪,这孩子 ,是馋肉了,哈哈哈。”

    袁大雷嘿嘿笑着说:“我先留起来,省得给人开垦了,不好收回来。”

    几人从大堤上下来,走上田野之间的小路。

    田野上的路也分大路和小路,大路六尺,能走牛车。小路只有三尺,既是田埂,又是田间道路。

    “还有多少荒地没开?”舜华问,“招了多少佃户?”

    袁大雷如数家珍:“荒地开了六成,现在有八百多户,七千三百多人,大部分是河南来的难民。

    也有咱们瑞昌县的,被吴知县派到咱们这里来,以工代赈的那些人中,家里没地或田地少的,也来租地种。

    对了,袁五爷那个外孙,谢阿牛,和他堂兄一起,租了两百亩地呢。”

    说到这里,想起秉哲兄弟,在族学里,被这个谢阿牛带人打伤,进而失学的事。

    袁大雷生怕舜华还记恨谢阿牛,便又说道:“说起这个谢阿牛,这两年真是长大了,干活不要命,长成一个壮劳力了。”

    舜华哪有时间记恨别人,何况,秉哲兄弟已经在白鹿洞书院读书。秉哲已经考上秀才,这其中,也有谢阿牛的一顿拳脚的功劳吧。

    袁族长说:“也好,不枉他阿公阿婆疼他一场。”

    袁四爷对五房的话题不感兴趣,低下头去年田埂上种的豆子。

    他摘下一个饱满的豆荚,剥开看里面青色的豆子,欣慰地说:“托老天爷的福,今年的豆子长势不错。”

    舜华想起老人家的下酒菜,便说:“四爷爷,下午给您老摘一筐,拿回去用盐和八角桂皮一煮。

    软烂入味,下酒吃,比胡豆好呢。”

    袁大雷一听,忙叫田里正在干活的佃户:“田二,你捡饱满的豆荚,摘几筐,送到仓库那边来,给你算钱。”

    那佃户问:“多少钱一斤?这青豆子,摘了可惜呢。”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