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读读档小说> 其他类型> 长姐当家,我在大明做外贸> 第88章 用钱砸(3/4)

第88章 用钱砸(3/4)

肖老大、舜华,每人都捐了一百两,袁鸿泰是总经理,他们不好越过他去。

    袁洪亮的手在几张银票间挪来挪去,最后一咬牙,也准备捐一百两,袁鸿泰拒绝道:“你挣的钱不多,捐五十两得了,心意是一样的。”

    袁洪亮急忙拿出一张五十两的银票,心头跟割肉似的,面上还要装出慷慨激昂的样子:

    “鸿舟大哥说的是,修水渠是造福儿孙的大事,我等袁氏子孙,正当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侄儿在码头上脱不开身,就出点赢钱吧。”

    有钱好办事儿,第二天,三个村子的族长和里正,只用半天时间就画好了线。还挖了一节沟渠做样板,沟底宽三尺,沟面宽4尺,沟深三尺。

    这样简陋的沟渠,挖两尺长,就能挣十枚铜钱。

    这下子热闹了,三个村的村民,争着抢着去占地方,全家老少齐动员,不分昼夜地在工地上挖呀挖呀挖。上游几个村子的人,听到消息跑来,地方早已被占完了。

    三位族长在路边的一棵大树下现场办公。

    三人坐在官帽椅上,面前摆开一张条案,上面堆着一串一串的黄澄澄的铜钱,袁族长亲自记账,杨谢两位族长负责发钱。

    三位里正年轻一些,每人负责一段工地。沿途指导村民们挖土,验收合格后,发一个筹码,村民们拿着筹码到三位族长那里领钱。

    引水渠的首倡者袁舜华,早已深藏功与名,把关注点放到了抗旱保苗上。

    周大田听了他的建议,决定先保住三十亩地能正常开花,这些地每三天就得浇一次,其余的花苗,五六天浇一次,保住苗不死就行。

    天空日日晴朗,没有一点要下雨的样子,干旱在继续,袁家村有人家开始断粮,好多人家已经开始每天只吃两顿饭。

    稻谷已经长到一两二钱银子一石,按一石稻谷一百二十斤计算,一斤稻谷要10文钱。

    舜华早已摆明态度:宁愿借钱,也不借粮。

    想要粮食,去挑水浇花,挑一担水,挣一文钱,一个壮劳力,一天能挣五六斤稻谷,磨出来的稻米够一家人吃一天。

    好在,经过十几天的抢工,杨家湾引水渠终于挖通了,奔流的长江水,分出一股支流,赶在大田插秧前,流进了凤凰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