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后军,后发制人。(3/5)
,而是仗什么时候能打完了。”
太史慈真的很讲义气,将自己的见解统统说了出来,而且他和王弋麾下最早那几个将领的关系都非常要好,他们都是在王弋最缺人那段时间被王弋一个当八个用的,同甘共苦过,张合和张辽甚至都拜会过太史慈的母亲,他将两人当小弟看的。
周瑜闻言对太史慈很是佩服,所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他是五军军务府的,平日里不怎么关心典军府的事,此时他才有些错愕地发现进攻青州的这四支军队,除了右军和山地部队有一部分老兵,大多数都是第一次经历这种规模的大战。
军队就是这样,说自己是精兵没有用,军队的强大都是需要经受战争洗礼的,左军是全军公认的强,可谁和他们打过?还不是他们自己一刀一剑打出来的赫赫威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太史慈的话让张合想起了他兼任并州刺史那段时间,打仗打到吐的感觉至今记忆犹新。
不过他还是抱怨道:“既然没我什么事,你呢?你怎么不去进攻?”
这话也是周瑜想问的,他也很好奇太史慈为什么按兵不动。
恰好太史慈准备解释,便说道:“兖州虽然不大,土地也不富庶,但是兖州的城池人口极多。别看小小一个山阳郡,大县十几个,小县几十个,我麾下又没有能力跳过城池,只能一个一个的打,打下来还不知道要多久。
不过你们也不用着急,山阳郡会自己投降的,只需要一点小小的耐心,山阳郡便成为我们嵌入袁尚领地的一个桥头堡。”
“怎么可能?”
“原来如此!”周瑜反应过来,对太史慈行了一礼,谈道:“太史将军果然有名帅之相,公瑾佩服。”
“说清楚,说清楚。”张合急忙追问。
周瑜见太史慈点了点头便解释:“前两年殿下和袁绍交战后夺得了济阴郡,并且在济阴郡实行我们的律法,济阴郡自然要比相邻的山阳郡活得更好。
山阳郡的百姓平日里自然诸多怨言,而此时太史将军将军队停在边境,就是要告诉山阳太守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