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旅人归来(4/5)
一边向马车走去,一边说道,“给你一年的时间,回家适应现在的生活。也不是完全让你休息的,将你的所见所闻一字不落的写下来。你还是和他们讲讲吧,顺便认识一下你日后的同僚。”
王弋上了马车后便回到邺城去了,连礼部准备的接见仪式都没有参与。
牵招有些愕然,他历经了磨难,怎么感觉王弋对此并不重视呢,还是荀彧给这傻小子解释了疑问。
他们可不是指所有文武官员,他们只有六个人,就是六部尚书。
这是不重视吗?这是太重视了!
未来牵招的同僚都是六部尚书级别的,前途将不可限量。
王弋真的是很够意思了,牵招所得的收获又不会跑了,有些还涉及到了机密,有得是时间查看。
六部尚书想要聚在一起,并且还是以牵招为中心的机会可不多,肯定要让牵招把握住了才行。
而且王弋对此行的收获没抱什么太大的希望,牵招回来自然是好事,可他预计牵招最早也要年底才能回来,如今年初就回来了,实际上也只用了四年多一点儿的时间而已。
辽队方面在毛纺织技术上已经有所突破,想要进行一次大的跳跃单纯靠类似的技术是不行的,最好是有代差的技术才好。
还有一点就是整个河北的吞金巨兽,王弋都快要玩儿不起的材料科学,实在是太烧钱了,配比出来的东西大多数现在都没法使用,有的甚至都不能复制,要是有现成的配方那自然是好的。
这么点儿时间,他不觉得牵招能够获取罗马人的信任,得到他想要的东西的核心机密。
事实也印证了王弋的想法,两天之后在盘点收获的时候发现牵招确实没带回来什么有用的技术。
不过不是因为牵招不行,而是因为罗马不行。
后世将罗马吹得天花乱坠,事实上罗马并没有那么强大,技术水平在整体层面上和东方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有些甚至存在着代差。
当然,罗马并不是全面落后,但是在理工方面确实没有后世吹得那么神。
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