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染血的洛阳(五)(5/7)
王弋推测的没错,益州确实不是伤寒。而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归根结底就在他身上。
由于他这个变量的出现,一个本不应该出现在益州的人去了益州。
有人会问是孙坚吗?不,是贾诩。
贾诩去了益州后只干了一件事,那就是让益州变成一个他可以依靠的地方。
益州是一块很神奇的地方,四川盆地和四面环山早就了它独特的地理优势。想要进攻益州只有两条道路,要么从江州进,要么从汉中进。
江州要么山,要么是水。
汉中则要么是山,要么是关。
想要进攻益州所消耗的物资将是个天文数字。
详细了解了益州之后,贾诩非常满意,这里简直就是为他设计的。而他只剩下了一个问题,益州内部对他产生的威胁。
这在贾诩看来就不是个问题,他给孙坚提出了两条计策,一个是行王道之事,施行仁政,拉拢豪族徐徐图之。另一个是兴霸道之兵,但又不服,满族灭门。
而根据孙坚的切实情况,贾诩向孙坚建议执行第一条策略。因为益州易守难攻,孙坚有的是时间整备益州。
然而事实却跟贾诩的建议截然相反,孙坚最终在益州大开杀戒,当真杀了个人仰马翻,诸多世家纷纷烟消云散。
造成这种局面和当时的时情和孙坚的性格有关。
当时因为道路难通,益州其实算是个世外桃源一般的存在,里面的世家豪族经过几十上百年的联姻、争斗、淘汰,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利益链。孙坚贸然查收抢夺不属于他的东西,无论手段多温和,都是不被允许的。
孙坚又不是一个好脾气的人,他本身就信奉顺者生逆者亡这一套。被世家刺激几次,消磨干净不多的好脾气后,他举起了屠刀。
益州人要么感叹孙坚的强大,要么唾弃孙坚的暴虐,在没人的角落里,贾诩却在暗自偷笑。
他的目的达到了,孙坚真的是一把好用的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