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四章 各自罢兵(2/4)
冒出一股心虚的情绪,左思右想觉得哪里不对劲,可偏偏确实是自己先干了理亏的事,没有立场和资格指责唐国背信弃义。
直到最后,李素提出废弃和亲,禄东赞终于急了,亮出了自己的底牌,李素也有数了,顺势便小小退了一步,和亲可以不废,但六国都递上了求亲国书,大唐不能厚此薄彼,公主只有一个,所以,你们自己争吧,谁有本事公主便是谁的。
一件原本理亏的事,被李素这么一运作,整件事竟完全扭转了过来,现在大唐不仅不理亏,而且还掌握住了主动权,让吐蕃人不得不答应李素的条件,乖乖地放低了姿态,与其余的五国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参与争夺文成公主的比试。
所以说,穿不穿越的并不重要,带着前世的记忆又怎样?知道前后五百年又怎样?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谁知道下一刻它即将驰向哪个方向?所以,带一颗管用的灵醒的脑子比什么都重要。
领着部曲随便晃了一圈,大唐和吐蕃之间解不开的死结就这样轻松解决了。
李素回到家的时候,禄东赞已派人快马飞赴两国边境,撤回在边境上游荡的五万兵马,并且向太极宫正式递交国书,国书的内容不再是指责大唐背信弃义,而是请求李世民同样撤回兵马,两国再次回到和平的正确的轨道上。
最后便是和亲之事了,禄东赞也表了态,愿代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与其余的五国公平比试,以胜负定公主和亲人选。
很干脆利落的决定,在这次谈判交锋中,吐蕃无疑陷入了被动,禄东赞是个输得起的人,既然输了便老老实实服输,该有的态度和姿态全都表露出来,这也算是大国的气度了。
…………
太平村。
回到家的李素彻底瘫软在屋子里,身旁的火炉烧得旺盛,通红的木炭里偶尔爆出两朵小火花,噼啪的响声在静谧的屋子里悠悠回荡。
李素很累,从今早校场演武开始,一直到与禄东赞谈判,一整天了,他的脑子没停过,不停的算计,不停的挖坑,高强度的脑力劳动令他此刻连手都懒得抬了。
一双纤细白净的手轻轻地按住了他脑袋两边的太阳穴,李素连眼都没睁,只凭幽幽的清香气息便知道是许明珠。
“夫君,看你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