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读读档小说> 其他类型>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488章 脉动生产线,歼11的结构升级问题(3/4)

第488章 脉动生产线,歼11的结构升级问题(3/4)

问题特征总结和经验,而且还很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麻烦,总之不适合飞机生产线这样的应用场景。”听到常浩南头头是道的分析,姚梦娜瞬间来了兴致:“师……常总你有更好的办法?”私下里的时候,姚梦娜还是习惯叫常浩南师弟,这也算是她的专属称呼了。不过在公开场合,她还是比较有分寸的。“更好的办法么,大概是一些路径规划性质的算法,但需要一些额外的时间研究。”“你可以先用普通的遗传算法先试试,效果应该比差分进化算法还要更好一点。”常浩南先是给出了一点建议,然后又补充道:“我对控制学和优化算法领域的研究纯粹出自兴趣,现在涡扇10、模锻压机还有TORCHMultiphysics软件三块都需要我亲自抓,短时间内恐怕没有太多精力放在这上面。”旁边一直当听众的何明直接就被这段凡尔赛给惊呆了。好家伙,你出自兴趣随便研究一下,就碾压了国内,甚至全世界范围内的所有同行?让不让别人活了?不过姚梦娜对此倒是早就已经习惯了。她顺势话锋一转:“说起TORCHMultiphysics,我们最近在给歼11做结构优化的时候,也遇到了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结构优化?”常浩南抬起头,看了看眼前堪称庞然大物的那架半成品歼11:“你们做到哪一步了?”姚梦娜带着他来到飞机一侧主翼下面,指了指机翼最内侧的地方:“按照双方签署的技术共享协议,苏霍伊方面已经把第一阶段的结构优化成果带到了我们这边,体现在产品上的区别就是在机翼最内侧增加了一对载重上限2000kg的重载挂架,把挂架总数从10个提高到了12个。”“我们计划从第四批次,也就是低散件组装的飞机开始引入这种升级型的新机体。”最早的苏27由于结构强度限制,这个本来十分适合挂载大尺寸空对面弹药的位置并没有设计挂点。在上一世,这个问题在苏27SM上面得到了解决,但由于十一号工程的合同深度远不及如今,因此华夏方面一直到新世纪引进苏30MKK之后才用上这两个优质重载挂点。“既然机翼这边的问题已经解决了,那想必问题出在中央升力体本身咯?”常浩南对于侧卫的优化进程大概是清楚的,因此直接问道。“没错。”姚梦娜直接点头:“这是我们和苏霍伊方面的专家都在苦恼的问题,飞机在特定速度段的可用过载会从+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