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读读档小说> 其他类型>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73章 工艺问题(2/3)

第173章 工艺问题(2/3)

镜,但是根据购买时跟国外公司达成的协议,这台设备以及所有相关的附件都不能移动位置,所以需要把样品带过去检测。90年代乘坐飞机的人本就没多少,哪怕是公务或者商务出差,多数人也是出远门才会选择飞机,因此即便盛京和连海都是规模不小的城市,但仍然并不是每天都有航班。因此直到几天之后,常浩南和钟世宏才带着几名工程师,以及从产线上随机抽取出来的两个涡轮叶片成品乘上了飞往连海的飞机。一架塞斯纳208,绰号“大篷车”。连支线飞机都算不上的小飞机,实际上在国外一般用在通用航空领域。实际上,常浩南一开始甚至不认识这架飞机,只是单纯觉得有些眼熟。直到他登机之后,趁着没起飞的功夫看了一眼前座后面放着的逃生手册,才确定了具体型号。也想起来了眼熟的来源——大半年之前刚重生的那会,在刘洪波的飞行机设计课上,黄志强那个小组拿出来的水上飞机设计,就是以这架飞机为基础改出来的。只不过他现在乘坐的是加长型,可以容纳14名乘客。“我之前都不知道,北方航空竟然还有这么多塞斯纳小飞机。”飞机起飞爬升的过程中,常浩南从舷窗向下看去,发现了旁边的机坪上还停着不少同样的型号,涂装也都是一样的。“这些年很多航空公司都在这么干。”坐在他旁边的钟世宏一边把上飞机之前从空乘人员那要来的毯子裹在身上,一边回答道:“还有稍微大一点的支线型号也很受欢迎,比如你之前参与过的新舟60、庞巴迪的CRJ200、巴航工那边刚刚投入运营的EMB145这些,数量都不少。”听到这个说法的常浩南一脸震惊:“运营这么多小飞机岂不是要赔死?”这个年头在飞机上也干不了什么正经工作,因此俩人也只能这样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打发时间。“怎么会?”钟世宏也是有些懵逼地反问道:“现在对于新世纪航空客运的主流预测,就是通过小型短途客机把旅客集中到区域中心城市,再由超大型客机则把这些中心城市给连通起来,支线飞机和通航的预计需求会非常大。”“所以这两年巴西航空和庞巴迪都在开发全新一代的支线客机,ERJ190和CRJ700,而像是波音还有空客这种,研发重点就是那些超远程的干线客机。”经过对方这么一提醒,常浩南也总算想起来,似乎在90年代的时候,是有过这么一股风潮,觉得客机未来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