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9、谁才是首都圈里的No.1?!(1/6)
陈凯哥发脾气还是很吓人的。此时,原本放在茶几上的剧本已经被狠狠摔在了地毯上,牛皮纸封面被震得散开,纸页簌簌飘落。他脖颈青筋暴起,骂骂咧咧:“从《尘埃里开花》改成《少年时代》,台词删了三分之一,连滤镜都调成了最保守的色调……那群人到底想让我改成什么样?歌舞升平的样板戏吗?”“你先消消气。”陈虹叹了口气,蹲下身将散落的剧本捡起,耐心整理着。入目所及,一页页纸张上都清晰印着被红笔圈出的删减段落。“能不急吗?”陈凯哥猛地甩开她的手,在客厅来回踱步,“好几年的心血,就这么卡在审核关口,眼瞅着戛纳电影节的报名时间就要截止了,要是再不赶紧送过去,还怎么冲奖?投入的成本、时间、精力这些,还怎么往回收?”他一边发泄着心中的不满,一边回想着为了拍这部电影而做出的努力。那些为了还原年代质感跑遍全国搜集的老物件,耗费了他无数心血。一想到这些努力都将付诸于东流,他喉咙瞬间发紧。陈虹连忙倒了杯温水递过去,继续劝道:“明天我去找影视协会的老朋友问问,到底是哪条线碰了雷。你先别着急,况且再生气也没用,当年《霸王别姬》不也经历过不少波折?只要片子质量在,总能找到出路。”陈凯哥攥着玻璃杯,指节微微泛白。温水顺着喉咙滑下,却暖不了心底的寒意。他下意识望向墙上挂着的《荆轲刺秦王》剧照,突然想起了二十年前同样在审查中挣扎的时光。那时的自己年轻气盛,如今鬓角已染雪白,却依旧逃不过与审查制度的角力。当时父亲还在世,能够帮衬着去说句话,可现在他却只能独当一面。“唉,希望这次不是白折腾。”他喃喃自语着,脑海中电光急转,暗自琢磨该找谁来帮忙搞定这件事。如果是以前,审核那边的人都是他父亲的老友,过去问一问,走个后门什么的都不成问题。但现在,审核人员是换了一批又一批,早已经不是原先那波人了。韩三萍那边倒是可以说上话,但审核部门也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主要还是没有人背书,且政策也收的紧。“嗯?背书!”陈凯哥猛地抬头,眼中灵光一闪,手掌重重叩在红木茶几上。“对啊!我可以找国企来背书啊!”他豁然起身,脑海中思绪翻飞。二十年前父亲牵线的中影老领导早已退休,可如今博纳、阿里、腾讯这些民营公司在审核前也常找国资背景的机构合作。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