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五章 失败是日常,成功才是偶然(1/10)
朱翊钧应对天变,还有最后一招,均田,不是还田,是均田。
还田是朝廷有代价的将田产收归公有,而后或者授田或者租赁,任百姓自耕,不是白白抄没;
而均田,则是杀士绅,均田地,性质是完全不同,是抄没家产,这是最后手段,如果连均田都解决不了,那朱翊钧只能和大明同生共死了。
朱翊钧把容城县袭杀钦差徐成楚,兵发容城之事,讲于王国光听,表明了自己还留了一手。
在朱翊钧看来,现在的迁民政策,只是为了缩减可能的民乱规模,他的兜底手段,和王国光的兜底手段不同。
王国光十分耐心的听完了皇帝的想法,想了许久才说道:“陛下,心里真的有百姓,臣等诚不如也。”
容城县青马桥案,皇帝一说,王国光才想起来自己看过,对于袭击钦差,无论什么原因,都要和陛下一样,兵发容城!
钦差被刺杀,无论多么激烈的反应,都不为过,哪怕容城知县孙奇逢被倍之了,非主观故意,都要这么做。
汉文帝时候,有个国舅叫薄昭,薄昭的亲姐姐,是汉文帝的母亲,诸吕之乱后,长安城里杀的血流成河,最终决定拥立汉文帝。
汉文帝对这一结果,心存疑虑,派遣了自己国舅薄昭,前往长安谈判,确定了登基的种种事宜。
薄昭有拥立从龙之功,也是定策元勋,汉文帝对其多有放纵。
汉文帝十年,薄昭擅杀汉廷使者,汉文帝派大臣前往,劝薄昭自我了断,给所有人体面,薄昭不肯体面,汉文帝就下令让百官去薄昭家中哭丧,逼薄昭自杀。
母亲的亲弟弟、拥立从龙大功、定策元勋,即便如此,汉文帝依旧做到了这个地步。
最终,脸皮厚如城墙的薄昭,只能自杀了,再不自杀,汉文帝就要亲自登门哭丧了。
杀皇帝钦差使节,无论什么原因,都要视为刺王杀驾,陛下发兵容城的举动,理所当然,甚至可以说非常仁慈了。
陛下也就把容城县的势要豪右、乡贤缙绅都处死了,把家眷流放到了金池总督府,把田均了,又没有诛九族,谁敢说陛下不仁慈?
陛下说容城均田事,就是告诉王国光,他作为皇帝,有能力、有担当、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