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张家口堡(2/3)
看向面容与自己有三分相似的长子,疲惫不堪的声音中夹杂着一丝不安。 纵然沉沦商海多年,又能在多方势力中游走,令得家族势力扩大数倍不止,但面对着眼下的局面,范永斗仍是有些不知所措,只能寄希望于身前的长子,希望他能够给出些许真知灼见。 毕竟眼前的长子虽然不学无术,但从小便是展露出"睿智"的一面,自己的一系列手段都是离不开自己长子的"提点"。 "父亲不必多虑。" "我介休范家结交将官无数,这山西境内不知有多少人受过我范家的恩惠,即便真的有些许风吹草动,也瞒不过我等。" 闻言,被称为"三拔"的浪荡公子哥不由得将手中把玩的匕首放下,自脸上涌现出了一抹不屑的笑容。 "纵然那些锦衣卫的番子真的查到些许蛛丝马迹,也不过是那些旅蒙商人狗胆包天罢了,与我范家有何关系?" 眼见得自己的父亲仍是有些不安心,公子哥忙是补充了一句。 他们介休范家的势力可不局限于山西,就连京中都有不少关系,更别提他们身后还有七家富商与他们共进退。 包括他们范家在内,整个山西境内还有王登库、靳良玉、王大宇、梁家宾、田生兰、翟堂、黄永发等几位豪绅富商,背景身后,手眼通天。 若是真将他们逼得急了,只需稍微用些手段,便可令得中枢"颤动",毕竟如今的大明在某种意义上,可是格外倚重他们这些商人。 自明朝中期,朝廷取缔"折中法"之后,朝廷便是改用折色银招募士卒,支付军饷。 但有了军饷并不意味着能够换取吃喝,大军仍需大批的粮草供应,为了减少途中的折损,这粮草输送的重担便是落到了各地商人的身上。 只要他们愿意,便可令"粮草短缺",届时那动静可就大了 听得此话,范永斗脸上的不安之色稍有缓解,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正如自己长子所说,莫提刚刚继位,根基不稳的小皇帝,就连昔年权倾朝野的魏忠贤不也未能拿他们有半点办法吗? "话虽如此,但还是要往京中对派些人手。" 沉吟了少许,范永斗缓缓点头,与生俱来的谨慎令他不敢有半点懈怠,毕竟自家做的买卖可是经不起深查,稍微走漏些许风声,便是万劫不复的下场。 虽然认为自己的父亲有些杞人忧天,但公子哥仍是默默的点了点头,"谨慎行事"乃是他们介休范家传承至今的关键所在。 "过段时间,你跟我亲自走一趟辽东,听说大汗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