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读读档小说> 历史军事> 大明:皇兄你就安心的去吧> 第444章 年关难过(下)(2/3)

第444章 年关难过(下)(2/3)



    但这些农作物因为经济价值偏低,寻常百姓并不愿意耕种,故而短时间内难以见效。

    天子此前的态度也是循序渐进,决定先由"皇庄"开始推进,怎地前后不过几个月的时间,态度便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最重要的是,眼下年景不好,百姓们的收成有限,光是负担的赋税都有些捉襟见肘,哪有余力去耕种番薯等物呢?

    若是朝廷强行推动,只怕会适得其反,导致百姓们怨声载道。

    "陛下?"

    少许的错愕过后,全权负责此事的徐光启便是反应了过来,脸上写满了不解。

    "先做好准备吧,年关过后,自有定论。"

    面对着满脸狐疑之色的朝臣,朱由检罕见的没有出言解释,而是不置可否的摇了摇头,神色极为郑重。

    "微臣遵旨"

    见眼前的天子似乎不愿意透露太多,徐光启也不好继续追问,只得躬身应是。

    反正这"农政"倒也简单,自己昔日赋闲在家的时候,已是总结出了些许经验,唯一的问题便是如何说服百姓们耕种。

    约莫几个呼吸过后,朱由检的声音再度响起:"近段时间,朝中议论纷纷,几位爱卿辛苦了"

    听闻天子终于提到了近些时日混乱不堪的朝局,在场的几位朝臣均是来了精神,就连有些昏昏欲睡的周嘉谟也是努力将背挺直,浑浊不堪的眸子也是清明了许多。

    "陛下,长此以往,只怕朝中官员人心惶惶,于国不利呐"

    彼此交换了一个眼神过后,吏部尚书周嘉谟便是颤颤巍巍的说道,声音中满是忧心。

    作为硕果仅存的"五朝元老",周嘉谟几乎是亲眼见证了大明从蒸蒸日上,再到跌下神坛的全过程。

    如今的大明,好不容易因为朱由检的"运筹帷幄"恢复了些许元气,但朝中却是又有了"党争"的趋势。

    若是身为天子的朱由检置之不理,只怕万历年间的旧事便会重新上演。

    "天官放心,朕心中自有决断。"

    见眼前的老臣脸上满是忧心之色,朱由检的声音也是不自觉的放缓下来,许是觉得苍白的言语尚不足以令眼前的几位臣工安心,遂又补充了一句:"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