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布局陕西(下)(2/3)
,最能立竿见影的,便是徐光启所推崇的番薯,土地等农作物。 ‘‘回陛下’’,见朱由检的目光望来,沉默不语多时的徐光启也忙是起身,拱手回道:‘‘最快也要下个月底…’’ 言罢,徐光启的脸上便是涌现了些许落寞之色,虽说天子的‘‘皇庄’’占地不少,但相对于整个大明来说,仍是有些杯水车薪。 今年的收成,怕是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收成如何?” 案牍后的朱由检倒是没有露出太多的失望之色,毕竟得益于他提前为陕西军阵将士补全军饷的缘故,如今的陕西局势相比较于原本历史,定然是强上不少。 "回陛下,因为农户初次耕种,经验尚有些欠缺的缘故,估摸着亩产应当达不到预期的十石。" 兴许是觉得有愧于天子的信任一般,本就心情低沉的礼部侍郎徐光启声音愈发酸涩,脸上也是充斥着落寞之色。 "十石?!" 不同于眼神黯淡的礼部侍郎,一旁的兵部尚书王在晋及户部尚书毕自严均是下意识的尖叫出声,眼眸深处的惊骇溢于言表。 饶是他们早就知晓徐光启口中所推崇的番薯,土豆等物收成远胜于寻常禄米,但此时听闻其具体收成,仍是大惊失色。 尤其是户部尚书毕自严更是面色涨红,呼吸急促,作为大明的"钱袋子",他比朝堂上的绝大多数人都清楚这"亩产十石"意味着什么。 若是此物真如徐光启所推崇的那般神奇,并且于大明的土地上大面积耕种,至多十年的时光,大明便可重回昔日之巅峰。 试问,除却历史上,被众多史官浓墨重彩,推崇备至的少数时期之外,哪个朝代能让天下百姓填饱肚子? 亩产十石! 倘若大明的庄稼尽皆如此收获,什么建州女真,什么蒙古鞑子尽皆望风而降,大明将再无"流民百姓"。 "敢教陛下知晓"闻听耳畔旁响起的惊诧声,徐光启难看的脸色舒缓了不少,但仍是硬着头皮,冲着案牍后的朱由检拱手说道:"这番薯及土豆虽然亩产丰富,但远不似寻常禄米那般能够久放,其口感也是略有不足。" "尤其是甘薯,虽然能够充饥,但过多食用便有所不妥" 作为"大明农政"的领导者,徐光启自是清楚粮食的重要性,但事关重大,其中利弊他也要实话实说,一并告知给面前的天子。 "瑕不掩瑜!" 不待朱由检有所反应,兵部尚书王在晋便是惊喜出声,与其亩产十石的巨大产量相比,似这等弊端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