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读读档小说> 历史军事> 大明:皇兄你就安心的去吧> 第267章 布局陕西(中)(2/3)

第267章 布局陕西(中)(2/3)

别提王在晋乃是崇祯朝炙手可热的人物,以天子对他的信任程度来看,待到阁臣李国普,刘鸿训等人"乞骸骨"之后,必将入阁辅政。 孰轻孰重,纵然是牙牙学语的孩童也能判断的清清楚楚。 案牍后的朱由检显然也没有料到王在晋竟是会自请出京,满脸欣慰的同时也不由得有些惆怅。 自成祖朱棣靖难成功之后,大明朝便逐渐出现了一道潜规则:最是喜欢论资排辈。 在这等潜规则的影响下,历代大明天子均是"倚重"老臣,似朱由检这等大肆提拔王在晋,毕自严,徐光启这等"壮年"臣子的行为,已然算是异类。 因为大明朝讲究"论资排辈",一些真正胸怀大志,具备真才实干的能臣干吏便被淹没。 若是运气好,可能会在十数年之后大放异彩;若是运气不好的,便就此蹉跎一生,"三边总督"武之望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依着朱由检这段时间的了解,这位提督陕西三省军务的封疆大吏履历并不"丰富",甚至可以说"单一"。 在武之望"单一"的仕途中,他绝大部分时间都用来钻研医书,造福乡里,赢得一片称赞之色。 似这等人物,可以作为"医者"名垂青史,却是不适合做官。 促成武之望出任"三边总督"的契机出现在天启四年,彼时登莱巡抚袁可立受到阉党弹劾去职,由资历深厚的武之望接任。 起初的时候,武之望倒也与东江主帅毛文龙配合默契,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二人便是逐渐爆发了矛盾。 为了稳住笼络毛文龙及其背后的东江军,朝廷于天启四年东将武之望调离登莱,改任南京兵部侍郎,而后赋闲在家。 天启七年,因其"谙练边事,猷略过人",朝廷重新将其起复,并以督查院右都御史的身份,总督陕西三边军务。 本指望老成持重的武之望能够令陕西岌岌可危的局势有所缓解,却不曾想起到任之后便是病倒,以至于在将近一年多的时间里,陕西各地官府欺上瞒下,朝廷始终被蒙在鼓里。 "爱卿当坐镇京师,陕西那边自有洪承畴处置" 微微摇了摇头,隐去了心中的万千思绪,案牍后的天子一脸真挚的冲着兵部尚书说道,并在其受宠若惊的眼神中补充了一句:"朕还离不开爱卿" 俗话说士为知己者死,遑论是富有四海的大明天子。 一时间,饶是一向沉稳有度的王在晋,也不由得心神激荡,只觉得身上的血液仿佛都在燃烧一般。 身旁的户部尚书毕自严及礼部侍郎徐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