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5章 真的没法拍成影视作品(2/4)
还有很多影视作品里出现了很多所谓的‘神剧’剧情。
比如说某部很火的战争片,最后有一个主角之一用手榴弹和地方飞机同归于尽的桥段,这段剧情出现后那部影片也成了‘神剧’——可是事实上呢?这样‘手榴弹炸飞机’的事情真的发生过,就在半岛战争时期!
很多时候人们对‘神剧’的判断都是通过自己的认知,事实上翻越战史,半岛战争期间那些特等功臣、一等功臣之类的事迹,有一个算一个,只要拍成影视作品肯定会被人骂神剧。
随便举几个例子:上甘岭战役时,特等功臣功臣张瑞臣和率领一号炮组在两天时间内持续发射了六百余枚炮弹,期间他两次被炮弹弹片击伤伤可见骨。
这个事情听起来很容易对吧?
重型榴弹炮炮组标准八人,最低使用标准六人,要完成运输、装填、瞄准、发射、退弹等一系列工作。他们炮组则只剩下三人,包括张瑞臣还被敌方火炮击伤两次伤可见骨。关键是张瑞臣自身还感染疟疾,两天两夜没有休息水米未进。
平均五分钟需要扛一枚四十六斤的炮弹完成一系列工作,关键是最后两个战友也被炸死,第二天几乎所有的轰炸任务都是他一人完成——还是右手残疾只凭左手单独操作的情况下完成的。
这样的事情拍出来不会被骂‘神剧’?
同样上甘岭战役537.7高地上,特等功臣吕学敏,左眼被弹片炸至失明,左臂被机枪扫断,单兵驻守七号阵地,击退敌人十七次进攻,杀敌人数约等于敌人一个连,最后生生的坚持到了友军救援!
现在老爷子还在世,那妥妥是阎王爷面前蹦迪玩的大神。
他的时期如果被拍成电影妥妥的被骂成‘神剧’。
同一场战役的另一边的597.9高地三号阵地,一个第一次上战场的十九岁新兵和一个重伤伤兵驻守那里,战火持续一天一夜,击退敌人四十一次进攻,最后打死了二百八十多名敌人,那个新兵是以凡人之躯比肩神明的特等功臣胡修道。
这样的事情拍出来不会被骂‘神剧’?
同样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