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四壁守御使(3/4)
,同时也是前程似锦。”
说话间,行刑的御前侍卫已经用托盘拖着一颗血淋淋的人头进来,跪在赵桓面前,举过头顶。
李邺的脑袋还半睁着眼,看着的却是张邦昌。
若不是张邦昌使眼色,我李邺又怎么会脑袋搬家,张邦昌我操你姥姥!
耿南仲和张邦昌吓得瘫在了地上。
大殿中文武百官一个个静若寒蝉,连低声议论都没有。
赵桓手一挥:“把脑袋挂在旗杆上!谁还敢想割地赔款跟金人求和,先摸摸自己的脑袋!”
大殿之上鸦雀无声。
赵桓又扫了一眼一众文武大臣,缓缓道:
“现在,国难当头,朕要乾纲独断,诸公还有异议吗?”
所有大臣尤其是一众谏官都低着头,仿佛集体石化。
秦桧眼珠转了转,迈步出列,高声赞叹道:
“臣尝考古之帝王举大事、决大议,谋不可不广,而断不可不独。
晋武帝欲伐吴,群臣以谓未可,惟张华赞成其计,故一举而平江表。
金寇兵临城下,如何御敌,百官人人所见不同,则议论必不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故臣以为,陛下以圣明英武之资,斟酌今日之势,孰利孰害、孰缓孰急,是非可否,全在圣主独断而已。”
赵桓瞧了一眼秦桧,这老小子还真有眼力劲,这马屁拍得也很到位,如果自己不是知道他将来会成为大奸臣,兴许还就对他有好感,任用这位奸佞了。
不过,秦桧打头阵说的这番话倒是起到了带头作用。
有了他开头,一众文武大臣纷纷出列,躬身表示,大敌当前,军事指挥必须高度集中,皇帝御驾亲征,理应乾纲独断。
尤其是张叔夜、何栗和孙傅这些坚定的主战派自然是信心大增。看来这一次皇帝不是优柔寡断朝令夕改,而是来真格的了。他们也就有了最强的底气。一个个腰板都挺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