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7章 弹劾宰相赵鼎(3/4)
皇帝走之前刻意强调的,朝廷中的几个大员,李纲、赵鼎、吕颐浩等人是不能轻易外放地方或者调任其他职务的。
因为这是皇帝赵桓最为宠幸的几个大臣,尤其是赵鼎,更是皇帝赵桓在经济财政这一块的最得力的心腹,一直在推行着皇帝在经济领域的各项改革措施,怎么突然就要罢相?
更让黄小润心头不安的是,朱皇后甚至没有事先跟她通气,也没有商量,直接就批示同意赵鼎辞相,并外调为官了,那意思很明显,自己同意也得同意,不同意也得同意。
她都已经批示了,人家是皇后,她一个贤妃,还能把皇后的决定给改了吗?
她赶紧询问事由,朱皇后还是有些不高兴的简单说了,其实说的也很含糊,所谓赵桓结交权贵,并与军中将领过来往过密,有拉帮结伙,把持朝纲的意思,理应引咎辞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望着这莫须有的罪名,黄小润第一次明确反对赵鼎罢相。她必须要替官家赵桓留下这个得力的干将。
她说道:“皇后娘娘,赵鼎是官家最倚重的大臣,在经济这一块没有谁能够替换他。
对于弹劾他的理由,我觉得实在是有些莫须有,莫不如先让他干着,将这件事禀报官家,听候官家如何裁决吧?”
朱皇后一张脸顿时冷了下来,这还是黄小润第一次明确反对她的意见,虽然她说得很含蓄,还把决定权推到了皇帝那儿去,也算顺理成章。
但是朱皇后受不了,她不允许她的权威遭到当众质疑,虽然皇帝赵桓说了由她跟黄小润两人合力摄政,但在她心目中,她应该是主位的,黄小润是次要的,是辅助的。
毕竟她是皇后,是皇帝的正妻,而且自己同意赵鼎罢相也符合规矩。
句龙如渊的弹劾虽然听上去是有些似是而非的,但这种事情本来就是事出有因,查无实据的,按照规矩,宰相被御史中丞弹劾,不管查证是否属实,都要自请罢相以证清白。
规矩如此,她朱皇后不过是按规矩行事罢了,怎么黄小润这一次却不顺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