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二、君臣之谊(2/5)
魏先生觉得此子如何?”“不可谋,但可用。”“咱们接纳此子,会不会引起欧阳良翰的芥蒂,毕竟二人算是有矛盾。”“俊之说,他来周旋处理,不会引起欧阳良翰不快,另外,欧阳良翰作为江州长史,若是还与一位小小士子置气,未免格局也太小了。”“有道理。”“说回来,俊之引荐此子,是因为此子有一些人脉关系。”“哦?”“越子昂此前活跃浔阳城的士人诗会,是菊华诗社的一员,与浔阳王幼女、小公主殿下有些交情。“另外,此人当初洛阳求学时的老师,名叫袁象山,前礼部官员,当初废帝风波,一起罢官,跟随浔阳王一家一路起伏,在龙城低调隐居。“现在袁老先生,乃是浔阳王府上的旧人,教世子读书,浔阳王父子都很尊重老人家。“本来越子昂有这一条人脉,很容易成为浔阳王府的门客,只可惜前些日子,被浔阳王和世子逐出来了。“听他愤愤不平说,是欧阳良翰在浔阳王和世子面前说坏话才如此的。“不过我倒是觉得,欧阳良翰非这般小人,也没太多必要闲着针对他,更可能是浔阳王与世子担心他性格惹麻烦。“虽然不受浔阳王府待见,不过毕竟此子还有诗社与老师的人脉在,可以帮忙举荐俊之,接触浔阳王府那边……“所以俊之也将越子昂引荐了上来,算是交换。”空气安静了会儿,有人叹息:“这方面,俊之做的比我好啊。”“何出此言。炎公只是名声太盛,容易引起警惕戒备罢了。有些事,让俊之、书清这些年轻人来做,更方便一些。“不过,俊之确实有说客之才,将江州这边交给他,也未尝不可。”“嗯。”语气不置可否,似是思索了下:“魏先生今夜诗会将此子带来,我见见。”“好,能得炎公青睐,越子昂一定受宠若惊。对了,还有一事。”“讲。”“越子昂乃洪州人士,有一些洪州那边的人脉,听他说,是与洪州都督朱凌虚的长子朱玉衡很熟,二人前段时间,还结伴游历匡庐。“眼下,这位洪州都督家的大公子,还在匡庐山游览名胜。”“朱凌虚吗。”语气思索:“我听说过此人,年轻时曾是我祖父麾下边军一校尉,得过祖父夸赞,后来在边疆军伍屡立军功,一路做到了洪州都督的位置,确实是将帅之才。“只不过听说,此人有些爱财好色,算是优缺兼备吧。”“哦?原来还有这层交情在,炎公得英国公的荫福,看来事半功倍也。”“魏先生的意思是?”“听说,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