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读读档小说> 其他类型> 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 第1391章 赋税背后,阁臣忠心(3/4)

第1391章 赋税背后,阁臣忠心(3/4)

吗?”



    “这个……儿臣实在不知!”朱慈烺摇头回道。



    “你这见识还是有些少了,朕平常让你多去看看大明时报,可以了解一些皇宫之外接触不到的见识。”崇祯皇帝教育着道。



    “是,儿臣明白了!”



    朱慈烺很是恭敬的低首应是。



    崇祯皇帝欣慰的颔首点头,继续刚才的话题道:“朕从大明时报之上了解到,如今延绥镇的军民百姓们,已是完全摆脱了饥寒交迫的生活,每一名军民百姓都能吃饱穿暖。”



    “放眼在整个大明境内,又有哪个地方能够做到这样的程度,就算是在富饶的江南之地,也是比之不及。”



    “从这一点也就可以知晓,榆林郡王是真正的为民着想,为民谋福做实事。”



    听得崇祯皇帝的话语,朱慈烺越发的疑惑不解,当即向着崇祯皇帝问道:“父皇,既然榆林郡王是忠心为民,那为何又说榆林郡王不是忠心于朝廷?”



    崇祯皇帝再次轻叹了一口气,随即解释着说道:“因为在榆林郡王的眼里,我大明朝廷根本就不重要,无论是满朝文武官员与勋贵士族,还有我皇室宗亲,都是不如军民百姓们重要。”



    朱慈烺大为错愕,心中很是疑惑的问道:“难道他榆林郡王就不知晓,我大明天子代表的可是整个天下,我大明朝廷代表的可是天下万民,这又如何不是最为重要的。”



    崇祯皇帝颇为无奈的摇了摇头,心里哪里知晓刘博源到底是如何想的,又哪里知晓天下万民才是根本。



    因为在崇祯皇帝、甚至是在满朝文武官员的认知中,只有大明天子才是天下万民的根本。



    至于这一切的认知,都是受了朱程儒学的影响,使得崇祯皇帝与满朝文武官员都已忘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只有天下万民,才是大明的根本。



    如果天下万民都是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那么大明天子与满朝文武官员们,又如何能够安稳的生活着。



    不见每朝每代的灭亡,都与天下万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民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