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9章 官绅纳粮,其中原由(2/4)
这可是太祖皇帝就定下来的祖制,他这是不将太祖皇帝放在眼里,破坏太祖皇帝的祖制啊!”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神情沉重的说道:“朕又何尝不知道这个,但是榆林郡王告知于朕,若是不推行官绅一体纳粮的话,那么朝廷的财政收入将会越来越少。”
“甚至到了最后,朝廷能够征收的赋税,将会逐渐的隐没消失不见。”
“因为这些征收赋税的田地,必定都会挂靠在官绅士族的名下,使得朝廷根本征收不到一点赋税。”
“而只有推行官绅一体纳粮,那么所有隐没的田地就会无所藏匿,那就必然要向朝廷上缴赋税,使得朝廷的财政收入有了极大的提高。”
听得崇祯皇帝解释的话语,朱慈烺当即沉默了下来,脑海中细思着这个国策的利弊之处。
其实在刚才之时,朱慈烺的心里认为,榆林郡王所提出的这个国策,根本就是居心叵测,不安什么好心。
可在经过一番细思过后,朱慈烺却是不得不承认,榆林郡王所提出的官绅一体纳粮之策,确实是要利大于弊。
因为一旦朝廷征收不到任何的赋税,那就无法向朝廷官员们发放俸禄,无法向上百万的大明军队发放军饷。
朝廷官员们得不到俸禄,大明军队没有军饷,那还如何生活的下去,还如何向朝廷尽职尽责。
所以,朝廷要想维持正常的运转,那就必须要有充足的钱粮。
至于充足钱粮的来源,那就不得不推行官绅一体纳粮,这也确实是最为有效的国策。
然而,尽管朱慈烺的心里明白这个情况,但他也同时明白,一旦朝廷推行官绅一体纳粮,必然就会遭到天下官绅士族的反对。
因为朝廷此举,不仅是在破坏太祖皇帝定下的规矩,同时也是触犯到了官绅士族们的利益。
因此,如果朝廷要想强制推行官绅一体纳粮,那就必须要提前做好官绅士族们的强烈反对,做好稳定整个大明的准备。
朱慈烺不敢随意发表自己的意见,只得向着崇祯皇帝问道:“父皇,对于榆林郡王所提出的官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