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读读档小说> 其他类型> 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 第1349章 拨发内帑,插手辽东(3/4)

第1349章 拨发内帑,插手辽东(3/4)

合适的为官人员后,再上呈于朕批阅。”



    “是,皇上!”



    陈新甲面色大喜,连忙拱手应道。



    可还没等陈新甲返回队列之中,刘博源当即站了出来,大声的反对道:“启奏皇上,微臣觉得派遣官员之事,不必如此着急。”



    “榆林郡王,这是为何?”崇祯皇帝问道。



    刘博源拱手回道:“回禀皇上,虽然辽东之地已经逐渐稳定了下来,但是还有少许的东虏残余没有消灭干净,而且在长城之外的辽河套之地,还有着大量的蒙古外族没有扫灭。”



    “因此,微臣认为现在的辽东之地,还不足以达到休养生息的时候,应当时刻的处于耕战状态,以此防备外敌的入侵。”



    “榆林郡王所言,微臣实在不敢苟同。”



    陈新甲高声反驳,一脸正色的道:“想我辽东军民惨遭满清侵扰长达二三十年之久,如今好不容易有了逐渐稳定的局面,怎么还能时刻处于耕战状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况且在辽东之地,不是还有榆林郡王的威武军镇守,难道还能让蒙古外族肆虐辽东?”



    “若是榆林郡王觉得,威武军实在无法镇守辽东的话,那也可以直接向皇上奏明,请求皇上增派兵马镇守。”



    陈新甲此言一出,立即使得崇祯皇帝眼前一亮,心中也是觉得陈新甲的话语很有道理。



    虽然刘博源已是答应迎娶长平公主为平妻,也算是属于大明皇室之人,出现造反的机率也是很小。



    但是,就算再小的机率,也还是有着造反的可能。



    而削弱刘博源占据辽东的势力,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如果刘博源得到了辽东之地,其实力必然再次扩张,朝廷也将更加难以应对。



    因此,为了大明江山社稷的安危,刘博源的势力必须要进行削弱,绝对不能心慈手软。



    当即之下,崇祯皇帝轻轻咳嗽了一声,打断了刘博源将要说出的话语。



    “陈爱卿所言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