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读读档小说> 其他类型> 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 第1271章 朝廷援军,主动求见(2/4)

第1271章 朝廷援军,主动求见(2/4)

    因为卫所军经常拖欠粮饷,导致军士们个个都是面黄肌瘦,很少有红光满面的军士。



    这也就使得卫所军的身体素质,根本承受不住每日的高强度行军,叫苦不迭也是无奈。



    可是,作为皇帝御林军的京营老军,在粮饷方面向来很少拖欠,吃饱喝足也是足够的。



    从身体素质上来说,也是强于卫所军的。



    然而,由于京营老军的内部腐败,导致战斗力下降的十分厉害。



    号称十万兵马的京营老军,兵力最多也就七八万人左右,当中又有一半的兵力皆是老弱病残。



    如此不堪大用的京营老军,自然也是与卫所军相差无二。



    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高起潜作为统率着两万京营新军与两万京营老军的直接上司,杨文岳又岂敢催促行军。



    其实杨文岳也是看的明白,高起潜是在故意拖延行军速度,不愿率军前往辽东增援。



    连英都伯都败在了清军的手中,他高起潜有着几斤几两,还是非常明白的。



    出关与清军交战,恐怕就是前去送死的节奏,高起潜自然是要想着办法拖延时间。



    只要辽东明军皆败,清军占据了整个辽东,那高起潜就可以找个借口上奏朝廷,不必再率军增援辽东。



    这不仅能逃过一劫,又能避免与清军交战,当然是最好的选择。



    因此,这才使得这支六万援辽大军,行军速度很是缓慢。



    ........



    就当杨文岳与高起潜率领着六万援辽大军,行军缓慢的赶来辽东增援之时,此时占据在八里铺堡的刘博源,已是将战略的眼光看向了山海关。



    作为扼守在辽西走廊与关内的唯一通道,山海关的地理位置自然是十分重要,军事地位也同样是非常的重要。



    因此,在刘博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劝说下,成功让山海关的守军打开了城门,使得威武军进入了山海关内,占据了这座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



    在占据了山海关后,刘博源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