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读读档小说> 其他类型> 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 第1271章 朝廷援军,主动求见(1/4)

第1271章 朝廷援军,主动求见(1/4)

    崇祯十六年三月二十四日。



    早上辰时一刻。(早上7点15分)



    蓟州镇,抚宁城外。



    一片密密麻麻的明军营帐。



    此时的中军大帐内,传出了一道军令。



    “立即传令下去,大军拔营起寨,争取在今天傍晚之前到达山海关。”



    随着军令传达了下去,整个明军大营很快变得嘈杂一片,各种高吼声、喝令声、怒骂声等声音接连不断的响起。



    无数的明军将士们在上官的指挥下,收拾着营内的各种物资,打包放在马车或战马上。



    足足花费了半个多时辰后,明军将士们才收拾完了营内的各种物资,随即便拔营起寨,向着辽东方向而去。



    这支明军部队的兵马人数,足有六万之多。



    当中,有京营新军两万人,京营老军也有两万人,另外还有京畿各府的卫所兵与战兵,共同组成了这支足有六万兵马的援辽军队。



    统率这支明军部队的官员,是保定总督杨文岳,司礼监掌印高起潜也被任命为监军。



    杨文岳是在三月九日之时,收到了朝廷旨意,要求他立即前往京师受命,统率援辽大军增援辽东。



    朝廷召集六万兵马汇聚京师,足足耗费了近七天时间。



    而从京师启程行至抚宁城,两者相距不过四百多里,六万大军却是耗费了八天时间。



    在这如此紧急的军情之下,杨文岳竟是丝毫没有感到着急,仍是在官道上缓慢的行军。



    其实,也并不是杨文岳不想加快速度行军,而是麾下的明军兵马根本做不到这一点。



    作为一支由各方明军组成的援辽军队,战斗力自然是各有相差。



    其中,当属京畿各府的卫所兵与京营老军,是战斗力最差的部分。



    从行军中就能体现出,只要每日行军超过三十里左右,卫所军与京营老军就叫苦不迭,不愿再继续往前。



    卫所军战斗力差,行军速度缓慢,那是情有可原的。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